工厂设备联网 芯软供
工业4.0在德国提出之后,世界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战略调整,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大国,工业4.0氛围比较浓厚,形成了机器自动化的**生产,将工厂、机器、生产资料和人通过网络技术高度结合。美国作为超级大国,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,用比较高级的软件技术,布局工业物联网,在这场改变中,谁能更快更准确完成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,谁就掌握了话语权。
各国企业在工业4.0中竞争激烈,德国西门子开启“数字化企业平台”,大众开始用机器人造汽车,宝马可以用虚拟手势操控汽车,美国通用公司招兵买马布局“工业物联网”还有IBM的“智慧地球”计划与思科(Cisco)的“万物互联”以及谷歌的Google Glass艳惊四座,都在显示他们对工业4.0的重视。
各国企业都在花大成本卷入工业4.0的大潮中,想要以**快的速度抢占这片蓝海。
作为工业大国,中国也提出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以及2025的发展战略。不过由于中国工厂庞杂和传统方法在工厂留下各种弊病,中国的工业4.0起步是非常困难的。有专业人士指出:中国离工业4.0还有很大一段距离。
目前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,缺乏**技术以及创新能力,放眼全国都少有在工业4.0上表现突出的企业,没有帮助企业升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.....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在困扰着“中国智造”。
而各国工业4.0的**推进,中国也在借鉴学习,尝试一些创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,以期跟上工业4.0的浪潮。在当今工业4.0科技浪潮之下,欲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“物联网”。
回顾工业发展的历史,从工业1.0走到工业3.0,经历了机械化、电气化、自动化,现在工业向智能化转变,物联网是其中的**关键,利用好物联网,将会决定谁会成为工业4.0***的赢家。
在中国,工厂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转型****的是让工厂里所有的设备联网,完成设备联网后,原先每台机器的孤立数据将被统一监控管理,实时反馈以及远程查看。
同时在设备快发生故障的时候,也可以提前预警,让设备在损坏之前维护,此外还会记录发生故障的原因,尽量杜绝此类故障再次发生。***,各种情况生成一个报告,让工厂管理者可以全方面了解生产状况,及时调整生产计划。
芯软助力中国工厂实现快速转型,在企业生产管理中,设备管理是重中之重。设备是工厂生产中的主体、生命线,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、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,生产设备日益智能化、自动化,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也随之增大,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。芯软设备管理系统把互联网+思维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,打造创新型设备管理整体解决方案,为企业的智能生产保障护航。
简单来说工厂会实现以下几点:
1、设备网络化
当设备与设备互联,设备的相关数据就能实现采集、监控、分析、反馈,通过网络将人、设备、系统之间无缝连接,**终设备的管理逐渐智能化,**降低了人力成本。在整个管理过程中,流程简化并且记录可留存性强。
2、生产数据可视化
在传统的工厂中,最常见的数据记录是用纸张记录,容易丢失、可读性差等问题让管理者***不已。而设备联网之后,任何相关的数据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搜集分析,然后形成可视化的动态图表,具有直观的数据反馈。
3、生产透明化
网络就像人的神经,设备就是人的内脏,而管理者的决策就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设置,所有的设备的状态都可以一手掌握。及时对生产环节、生产设备进行调整,以达比较好的工厂生产效率。
对于中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传统工厂来说,转型的前列步就是让设备联网,从而实现工厂的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转型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